精彩小说尽在书海寻珠!手机版

书海寻珠 > 言情小说 > 60 70 80后的女人

60 70 80后的女人

奇珍异宝的花子 著

言情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奇珍异宝的花子的《60 70 80后的女人》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林秀琴第一次跟大女儿桂珍说起那床被子正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择秋日的阳光斜斜落在她花白的头发把她手腕上那道淡粉色的疤照得格外清“当时你外公让你三舅妈给我做嫁新棉花弹的被雪白雪白” 她指尖捏着一片青菜慢悠悠地“结果你三舅妈悄悄把新被芯换成她家盖了好几年的旧棉花都结坨”桂珍停下手里剥豌豆的动抬头看母林秀琴脸上没什么表像是在说别人的“您当时知道?”“...

主角:桂珍,林秀琴   更新:2025-10-10 14:58:0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秀琴第一次跟大女儿桂珍说起那床被子时,正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择菜。

秋日的阳光斜斜落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把她手腕上那道淡粉色的疤照得格外清晰。

“当时你外公让你三舅妈给我做嫁被,新棉花弹的被芯,雪白雪白的。”

她指尖捏着一片青菜叶,慢悠悠地说,“结果你三舅妈悄悄把新被芯换成她家盖了好几年的旧的,棉花都结坨了。”

桂珍停下手里剥豌豆的动作,抬头看母亲。

林秀琴脸上没什么表情,像是在说别人的事。

“您当时知道?”

“怎么不知道。”

林秀琴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拆被套的时候摸着手感不对,翻开一看,里面的棉花黄不拉几的,还带着汗味。”

她顿了顿,把择好的青菜放进竹篮,“可我没说。

你外公疼我,要是知道了,肯定要跟你三舅妈闹。

一家人,没必要为一床被子伤了和气。”

那是 1978 年,林秀琴刚满十八岁,高中毕业后没几天就嫁给了退伍回来的周建国。

周建国长得周正,脾气又温和,见了她总是笑眯眯的,什么都顺着她。

可林秀琴嫁过去那天,心里还是凉了半截。

她推开那间低矮的土坯房时,首先看到的是灶台边站着的哑巴婆婆 —— 周建国的母亲,自从丈夫在她一岁时走后,就靠着给人缝补浆洗拉扯大独子。

哑巴婆婆见了她,眼神躲躲闪闪的,没等她开口,转身就进了里屋。

林秀琴攥着衣角,心里琢磨:是嫌弃我吧?

更让她委屈的是,婚宴刚散,大伯家的伯母就趁着乱,把家里唯一一张红漆饭桌扛回了自己家。

周建国急得要去要,林秀琴拉住他:“算了,一张桌子而己,别闹得难看。”

还是隔壁的姑奶奶看不过去,从自家搬来一张缺了条腿的木桌,用砖头垫着才稳住。

那天晚上,林秀琴躺在那床装着旧棉芯的被子里,听着周建国均匀的呼吸声,眼泪悄悄浸湿了枕巾。

她想起小时候,自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五个哥哥姐姐,最大的大哥比她大二十岁。

60 年代吃大锅饭,家里粮食总不够,可哥哥姐姐们总把自己碗里的饭省给她,她更是喝母乳喝到六岁,村里的人都笑她是 “蜜罐里泡大的”。

那时候多好啊,她是被捧着的宝贝,哪受过这样的委屈。

可日子总得往下过。

林秀琴性子强,凡事都要做到最好。

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喂猪、做饭,白天跟着周建国去地里干活,晚上还要缝补衣服、收拾屋子。

哑巴婆婆起初不怎么理她,后来看她手脚勤快,对周建国也体贴,慢慢开始跟她搭话 —— 用手势,或者在纸上写字。

有一回林秀琴发烧,哑巴婆婆端来一碗姜汤,里面还卧了两个荷包蛋,那是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

林秀琴看着婆婆粗糙的手,心里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80 年代初,周建国去了采石场上班,工资不算低,家里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后来他们还在村口开了家小卖铺,是村里第一家有电视机的。

每天晚上,铺子里挤满了人,都来看《霍元甲》。

桂珍那时候才五六岁,坐在钱柜旁边,把一毛两毛的硬币按面值摆好,嘴里还念叨着:“一毛、两毛、五毛……” 林秀琴会给她买雪糕,奶油味的,桂珍舔得嘴角沾着白霜,林秀琴就笑着帮她擦掉:“慢点儿吃,没人跟你抢。”

可这样的好日子没持续多久,计划生育就抓得紧了。

林秀琴己经生了桂珍,还想再要个孩子,可政策不允许。

她怀第二胎的时候,只能躲出去,住在几十里外的亲戚家。

桂珍记得,有天晚上九点多,她醒来发现爸妈都不在家,吓得哭着跑出去找,最后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被邻居送了回来。

后来她才知道,那天爸妈是躲去亲戚家了,因为计生办的人来村里排查。

林秀琴怀第三胎的时候,是个男孩。

她小心翼翼地躲了五个月,还是被人举报了。

计生办的人找上门时,周建国想拦,被推到一边。

林秀琴被塞进拖拉机,拉到乡卫生院。

手术台上,她听见医生跟计生干部说 “是个男孩”,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她想挣扎,却被按住动弹不得。

那之后,她的身体就垮了,只要干重活,就会发高烧,咳嗽得首不起腰。

可她还是没停下。

后来她又怀了第西胎,这次是个女孩。

为了躲计生办,她住到了山里的山洞里,吃了上顿没下顿。

首到快生的时候,才被计生办的人找到,关在小黑屋里。

那间屋子又黑又冷,林秀琴吓得浑身发抖,尿湿了裤子。

她隔着门板喊周建国的名字,没人应。

最后她还是被拉去做了结扎手术,出来的时候,周建国红着眼睛,把她抱在怀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林秀琴这辈子,总想着做到问心无愧。

每个侄子侄女结婚、生孩子,她都给一千块红包,那时候一千块不是小数目。

可她的三个女儿结婚、生子,哥哥嫂嫂们一分钱礼金都没给。

桂珍替她抱不平:“妈,他们都不把您当回事,您还对他们这么好干嘛?”

林秀琴却摇摇头:“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我做到问心无愧就行。”

桂珍是后来才知道母亲自残的事的。

有一回林秀琴做饭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桂珍帮她包扎,看见她手臂上还有好几道旧疤。

追问之下,林秀琴才轻描淡写地说:“有时候心里憋得慌,割一下,疼了,就好受点了。”

桂珍听了,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林秀琴拍着她的背:“哭啥,我没事。

你们比我幸运,有妈可以说心事,我那时候,有委屈只能自己扛。

你外婆年纪大了,家里那么多孩子要管,哪有时间跟我谈心。”

桂珍的日子,也没比母亲轻松多少。

她嫁给了比自己小两岁的张强,张强要强,却不体贴。

刚结婚的时候,婆媳矛盾就没断过。

婆婆总挑她的毛病,说她做饭不好吃、家务干得慢。

张强从不帮她说话,还说:“我妈年纪大了,你让着点怎么了?”

后来桂珍实在受不了,提出搬出去住,张强却发火了:“哪有媳妇不跟公婆住的?

你就是矫情!”

两人吵了无数次,甚至打了起来,去过好几次公安局。

有一回张强把她推倒在地,她爬起来就去收拾行李,说要离婚。

张强这才慌了,终于松口,不再坚持让公婆过来住。

可那时候,林秀琴己经不在了。

桂珍抱着母亲的遗像,哭着说:“妈,我终于能自己做主了,可您看不到了。”

桂珍的女儿周小雅,跟她们娘俩都不一样。

小雅二十多岁就自己创业,开了家设计公司,做得风生水起。

她不想结婚,却想要个孩子。

于是她去了国外,找了辅助生育机构,生了个儿子。

消息传回来,村里的人说闲话,说她 “不正经没男人怎么能生孩子”。

小雅却不在乎,她抱着儿子,跟桂珍说:“妈,我自己能养活孩子,也能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别人怎么说,跟我没关系。”

有一回,小雅带着儿子回村里看桂珍,遇到邻居阿姨问她:“小雅,你一个人带孩子多累啊,怎么不找个男人帮衬着?”

小雅笑着说:“阿姨,我现在这样就挺好的,不用应付婆媳矛盾,不用跟人吵架,每天陪着孩子,我觉得很幸福。”

那天晚上,桂珍坐在院子里,看着小雅和儿子在月光下玩游戏,突然想起母亲林秀琴。

母亲一辈子都在为别人着想,把委屈藏在心里,用自残的方式缓解痛苦;她自己呢,在婚姻里挣扎了大半辈子,才换来一点安稳;而小雅,敢闯敢做,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活成了她们都没活成的样子。

小雅走过来,坐在桂珍身边,递给他一杯水:“妈,您在想什么呢?”

桂珍摇摇头,笑了:“没什么,就是觉得,你们这代人真好,能为自己活。”

小雅握着她的手:“妈,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外婆那时候有外婆的难处,您那时候有您的不容易,我现在这样,也是自己选的。

其实幸福哪有什么标准答案,自己觉得开心,就是幸福了。”

桂珍看着女儿明亮的眼睛,又想起母亲当年择菜时的样子,突然明白了。

女人这一辈子,不管是林秀琴那样默默承受,还是她自己这样挣扎求索,又或是小雅这样勇敢突破,其实都是在寻找幸福。

而幸福的答案,从来都不在别人的眼里,而在自己的心里。

就像林秀琴说的,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只要身边有爱着的孩子,日子就不算白过。

月光洒在院子里,温柔地包裹着这对母女,也像是在温柔地拥抱着那些曾经在岁月里挣扎、却从未放弃过的女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