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海寻珠!手机版

书海寻珠 > 言情小说 > 文物修复师古代书籍

文物修复师古代书籍

锐熠快乐成长 著

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文物修复师古代书籍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珩苏珩作者“锐熠快乐成长”创作的一部优秀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七月的开封热得像口密不透风的蒸市博三楼的文物修复室却还算凉快 —— 当这是在空调没坏之苏珩微把最后一口菊花茶灌进嘴空杯往红木修复台上一发出轻脆的 “嗒” 台面上摊着半张没整理完的明清瓷片照软毛刷、竹镊子、装蒸馏水的喷瓶摆得整整齐最边上还压着颗没吃完的薄荷糖纸被阳光照得发“珩接一下!这玩意儿沉得能压垮人!”门口传来老张的大嗓紧接着一个深棕色木盒被递了进...

主角:苏珩,苏珩微   更新:2025-10-10 22:24:1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七月的开封热得像口密不透风的蒸笼,市博三楼的文物修复室却还算凉快 —— 当然,这是在空调没坏之前。

苏珩微把最后一口菊花茶灌进嘴里,空杯往红木修复台上一放,发出轻脆的 “嗒” 声。

台面上摊着半张没整理完的明清瓷片照片,软毛刷、竹镊子、装蒸馏水的喷瓶摆得整整齐齐,最边上还压着颗没吃完的薄荷糖,糖纸被阳光照得发亮。

“珩微,接一下!

这玩意儿沉得能压垮人!”

门口传来老张的大嗓门,紧接着一个深棕色木盒被递了进来,盒角还沾着点库房特有的土腥味。

苏珩微赶紧放下手里的镊子,双手接过来,只觉得掌心一沉 —— 这盒子看着不大,里头的东西却实打实有分量。

“这就是馆长说的那批北宋图纸?”

她掀开盒盖,里面垫着层米白色软绒布,一张用透明塑料膜裹着的绢布图纸静静躺在中间,边缘泛黄发脆,像极了奶奶压在箱底的老帕子。

“可不是嘛,昨天从西库房调出来的,说是官窑的营造图纸,残得厉害。”

老张擦了擦额角的汗,嗓门压得低了点,“跟你说个邪门的,昨天小李搬这盒子的时候,指尖刚碰到塑料膜,就喊着‘烫得慌’,我还骂他矫情 —— 结果刚才我抱过来,也觉得盒缝里漏出来点热气,你说怪不怪?”

苏珩微挑了挑眉,没太当回事。

库房里的古物放久了,偶尔会因为湿度温度变化出现点异常,去年她修复一个宋代瓷枕时,还碰到过瓷枕表面突然凝出水珠的情况,最后查出来是库房空调漏水。

她小心地把图纸从塑料膜里取出来,指尖刚碰到绢布边缘,就像被刚熄灭的炭灰蹭了下 —— 不是剧痛,是那种带着点扎人的灼热,顺着指尖往手腕窜,又很快消失了。

“嘶……” 她缩回手,摸了摸指尖,没红没肿,温度也正常,“可能是绢布在库房闷久了,受潮发热吧。”

图纸展开在修复台上,大概有 A3 纸那么大,最宽的一道裂痕从右上角斜斜划到中间,把上面淡得几乎要看不见的墨线断成两截。

墨线勾勒的是窑炉的轮廓,能看清几个模糊的火道结构,右下角还有几个篆字,被霉斑盖了大半,只能勉强认出个 “窑” 字。

绢布的纤维细得惊人,对着光看,能看到一丝丝极淡的暗纹,像是织绢时特意留的花纹。

“北宋官窑的图纸可不多见,上次见还是在省博的特展上,那还是完整的复制品。”

苏珩微拿起软毛刷,轻轻刷掉图纸表面的浮尘,刷毛碰到裂痕处时,她忽然瞥见一丝极淡的光 —— 不是阳光反射的那种亮,是像萤火虫尾巴似的,淡青色的微光,闪了一下就没了。

她凑近了看,窗外正好有片云飘过来,阳光暗了下去,裂痕处平平无奇,连刚才看到的暗纹都好像淡了点。

“肯定是阳光晃的。”

她笑了笑,把这茬抛到脑后。

修复室的空调还没修好,屋里的温度渐渐升了上来,苏珩微额角的汗滴在修复台的白纸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她赶紧拿纸巾擦了擦,又去开窗户 —— 外面的蝉鸣一下子涌了进来,混着街上的车声和槐树的香味,倒让这满是老物件的屋子多了点生气。

风一吹,图纸轻轻动了一下,她赶紧按住,指尖又碰到了绢布 —— 这次没有灼热感,反而有点凉,像是摸在刚从井里捞出来的玉石上。

“古物有灵,别用不敬的心碰。”

奶奶的话突然冒出来,苏珩微愣了一下。

奶奶退休前也是文物修复师,在省博干了三十年,小时候她总蹲在奶奶的修复台边,看奶奶用细如发丝的针挑开古瓷的裂痕,奶奶就会跟她说这些 “老理儿”,说古物跟人一样,有脾气,你对它好,它就给你方便,你对它不好,它就给你找别扭。

那时候她才十岁,觉得奶奶是在讲童话故事,现在握着这张北宋图纸,倒突然有点信了。

她拿出手机,给奶奶打了个电话 —— 奶奶去年摔了一跤,腿脚不太方便,现在在老家跟姑姑住。

“奶奶,我今天接了个北宋的图纸,绢布的,刚才摸的时候有点热,不过可能是我想多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奶奶的咳嗽声透过听筒传过来,带着点心疼:“珩微啊,要是觉得不对劲,就先放放,别硬修。

古物有时候会提醒人,别不当回事。”

“知道了奶奶,您放心吧,我有数。”

挂了电话,苏珩微看着图纸,心里有点犯嘀咕 —— 刚才老张说小李碰着烫,她自己碰着先是热后是凉,这图纸还真有点 “脾气”。

快到中午的时候,小李送文件进来,瞥见桌上的图纸,凑过来看了看:“珩微姐,就是这图啊?

昨天我碰的时候,指尖麻了一下,跟过电似的,现在想想还觉得怪。”

“你是不是静电啊?

昨天天干。”

苏珩微递给他一瓶水。

小李接过水,拧开喝了一口:“可能吧,不过还是觉得邪门。

对了,馆长让你下午交个初步的修复计划,就简单写写能不能修,大概要多久。”

“知道了,我下午弄。”

小李走后,苏珩微把图纸翻过来,背面有几处淡褐色的印记,像是霉斑,但又比霉斑规则,她用蒸馏水喷了点在印记上,印记没化,反而好像更淡了。

“这不是霉斑。”

她心里嘀咕,却也没深究 —— 古物上的印记多了去了,有些到现在都没研究明白是什么。

中午吃饭的时候,她把图纸锁进了保险柜 —— 那是个老款的转盘保险柜,还是她刚入职时馆里换的,密码只有她和馆长知道。

转着转盘,听着 “咔嗒” 一声锁上,她回头看了一眼保险柜,总觉得好像有光从缝隙里透出来,但再看又没有了。

“肯定是我饿晕了。”

她笑着摇摇头,拿起饭盒去了食堂。

下午她没再碰图纸,先写修复计划,查了些北宋官窑的资料 —— 现存的北宋官窑文物本来就少,营造图纸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的仿品。

“这图纸要是真的,价值可就大了。”

她一边写一边想,时不时看一眼保险柜,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下班的时候,她关了窗户,锁门之前又看了一眼修复台 —— 保险柜的方向好像比平时亮一点,但也可能是夕阳的光。

她没多想,转身走了,没注意到 —— 她刚关上门,保险柜的缝隙里,又透出了一丝淡青色的微光,比中午更亮了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