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气在山间游走,青云门内的旭日渐渐攀升,泠泠钟声一响,试炼之日终于降临。
院墙上湿润的苔藓尚未干透,楚云澜立于石阶之下,衣衫并未华丽,却极为整洁。
他的目光随着人流而移,眼眸里闪烁着混杂的好奇与谨慎——昨日他方才踏入这个世界,身体虽有疲惫,心却被未知点燃。
山门广场己聚集数十名新晋弟子。
试炼不止是门派筛选,更是让弟子认知自身——能力、意志、悟性,缺一不可。
青云门执事柳师兄站在高台上,面容冷肃:“今日门派试炼,分三关。
第一关:‘蒙目阵’,测试感知与反应。”
言罢,数位弟子早己跃跃欲试,唯楚云澜微微皱眉。
前夜,他在院床上翻来覆去,仔细琢磨青云门的修炼体系——如今这第一关,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柳如烟站在队列的另一侧,眉宇间带着清傲,见楚云澜神情沉静,嘴角不觉一弯。
她是青云门最出众的新秀之一,却鲜少露出柔色。
轮到楚云澜。
他被执事以白布蒙上双眼,推入阵中。
阵法一开,寒风扑面,似有无形之力左右摇曳。
脚下青石步道分明多了一些错落石块,掌心微湿。
众人屏息。
试炼场外,低语悄然:“这异乡小子能走过几步?”
柳如烟瞥了楚云澜一眼,心头却涌现出莫名涟漪。
楚云澜深吸一口气。
此时,他没有过多依赖灵力——事实上,他初来乍到,灵力尚浅,只能靠基础感知。
他刻意放慢步伐,耳力倍加警觉,脚下一寸一寸探摸,石缝间的微弱气流、衣角掠过的风声、甚至自己每一次呼吸的回响,都被他细致捕捉。
他像在幽暗的城市隧道中行走,每一步都在用理性做出判断。
忽然,阵内青石一动,毒雾升腾。
其他弟子惊呼,多有踉跄跌倒。
楚云澜却未慌乱,他判定雾气流动方向,疾步侧身,避开关键气流,最终稳稳从阵口走出。
柳师兄微微挑眉,原本冷漠的神色多了几分赞赏。
柳如烟也随之而入。
她身形轻盈,步步生风,几乎未曾碰触任何障碍。
片刻后,她与楚云澜站在阵外,大堂不可避免地聚齐了目光。
第二关,是“剑影试”,需在幻阵中与虚影斗技,考验临阵应变与战意。
弟子们轮流入阵。
楚云澜握剑,不觉生涩,前世未习武道,仿佛一柄青涩折扇,随时可能断折。
可他不慌,灵魂深处的冷静让他步步为营。
阵法开启,西周虚影如潮。
楚云澜不急于迎击,而是观察他们出招的规律。
他发现,虚影虽强,却有短暂停顿,定是阵法运转的薄弱环节。
他不与虚影死斗,而是扬剑格挡,借力打力。
一次次闪避后,他终于在虚影出招空档,果断刺出,正中要害。
执事柳师兄再次点头:“楚云澜,悟性尚可。”
试炼场边,众弟子窃窃私语,对这个来自异地的少年另眼相看。
柳如烟此时入阵。
她剑势如流云,光影间似一缕寒风划过,虚影未触即散,如烟般消弭。
她出阵时,目光扫过楚云澜,彼此间那一瞬,有莫名的默契流转。
第三关,则是“心镜台”。
须在一面古镜前盘坐,默默禅悟——只选前两关过者。
青云门一向看重心性,心镜可察内在动摇,失控即为失败。
楚云澜默然入座,面前玉镜古朴,镜中漾起波纹。
他脑海中浮现前世的片段——城市夜雨、骤然而至的车祸、迷失无助的痛苦。
他的内心虽有动摇,却被理智和刚毅所化解。
就在波纹渐静时,一道精神震荡袭来,他几乎喘不过气。
但楚云澜静静承受,没有闪躲,也不自怜。
他低声喃喃:“既来此世,不论身世,不论命途。
自此无悔。”
镜中波光敛去,执事默然片刻,方叹:“心性坚韧,可入正堂。”
柳如烟也步入心镜台。
她的内心,无数家族血仇与恩怨缠绕,镜光如箭。
她素手微颤,却咬牙坚持。
最后镜中化作一汪寒潭,终归于清明。
执事微笑:“你,也过关。”
试炼终于落幕,青云门高台前,众弟子静静聆听结果。
柳师兄步至场下,目光扫过众人:“今日试炼,楚云澜、柳如烟并列魁首,择日可入内堂修习。”
掌声雷动,有人羡慕有人妒忌。
楚云澜并未骄傲,自知这只是异界之路的起点。
柳如烟向他望来,眸中添了一抹深意。
夕阳西沉,门派石阶上,风声渐缓。
楚云澜立在长廊尽头,遥望山巅,心中既有些许轻松,也浮现新疑——青云门底蕴深厚,却暗潮汹涌。
今日试炼,让他意识到:智慧与心性之强,远比灵力更为关键。
柳如烟迎着余晖走来,声音轻柔却坚定:“今日你展现得不错,不过接下来,才是考验真正开始。”
楚云澜微微颔首,心头一动,只觉前路依旧未知,却生出新的期待。
苍穹渐暗,大地微凉。
他将手按在石栏上,娓娓思索,未来的仙途,就如这余晖下的山与水,幽远而深邃。
晚风吹过,青云门的钟声再度响起,余韵远去。
新的征途,悄然在他心中萌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