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海寻珠!手机版

书海寻珠 > > 鸣玉堂杂记:庶女的别样人生(赵温如赵同安)热门网络小说_最新完本小说鸣玉堂杂记:庶女的别样人生(赵温如赵同安)

鸣玉堂杂记:庶女的别样人生(赵温如赵同安)热门网络小说_最新完本小说鸣玉堂杂记:庶女的别样人生(赵温如赵同安)

细雨湿高城 著

言情小说完结

赵温如赵同安是《鸣玉堂杂记:庶女的别样人生》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细雨湿高城”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魂穿十二岁少女,无金手指。 生父嫡母都是文青,是何体验? 盲婚哑嫁,夫妻关系如何改善? 赵温如,一个在性格上与温润如玉扯不上关系的女子,开启自己的别样人生。

主角:赵温如,赵同安   更新:2025-10-12 13:44:0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居然穿越了!

不是书穿,没有系统,目前看来也没有金手指。

活活从一个现代大学生穿成古代大小姐,还是和我同名同姓的,都叫赵温如。

这世界上有这么巧的事么?”

夜深人静,一个只穿了白色中衣的十二岁女孩伏案疾书。

“为了记录我这神奇的经历,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写日记。

哦,不,我不可能每天都有时间独处写大段文字。

要不,写周记?

算了,就叫杂记吧,随便多久写一次,写啥主题都可以。”

“这三个月以来,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古代生活太不方便了。

丫鬟和嬷嬷的伺候太尴尬了。

而且我居然是个庶女!

生母只是嫡母陆氏的陪嫁丫鬟。

虽然陆氏看起来对我不错,可真不知道她是不是面甜心苦,我是不是拿着苦命庶女的剧本?

我真不会宅斗啊。”

赵温如轻轻看着从自己笔下流淌出的简体字,她再一次确认了自己芯子里仍然是那个21世纪的中国人,而不是这个莫名其妙的所谓“大夏”朝的少女。

仔细观察了一下笔迹,赵温如惊奇地发现,这些字和她自己以前写的字不太一样。

她练过十年的书法,主要学隶书和魏碑,所以字迹相对刚劲有力,经常有人说看不出来是女孩子的字。

而这一手字则娟秀很多。

看来在肌肉记忆方面,这具身体的主人还占有优势。

写着写着,赵温如又转头看了一眼在边上罗汉床内睡得挺香的丫鬟小禾,看着她没有醒来的趋势,把自己的第一篇记录文字藏到了桌子下面的暗格里。

这个暗格是她两天前发现的。

赵温如轻轻走到床边,爬上床,盖好被子,闭上眼睛,可是她睡不着。

天气己经有点热了,她还盖着丝绵被。

她有点烦躁地把被子踢掉一半。

吱呀一声,门响了。

赵温如赶忙眯起眼睛向门外望去。

只见陆氏提了一只灯笼,走进了屋子。

赵温如心中大惊,这不会趁着夜晚她入睡了想来害她吧?

正在她闭着眼睛胡思乱想的时候,陆氏己经走到了她的床前。

看着赵温如并不淑女的睡相,陆氏轻轻一笑。

然后蹑手蹑脚地把被赵温如踢开的被子轻轻地盖到了她身上。

赵温如心里轻轻嘀咕:这么大半夜的,就为了过来给我盖个被子?

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相信。

陆氏看赵温如己经盖好了被子。

便回到桌子前把灯笼又提上,轻轻地走出了屋子,带上了门。

第二天一早,丫鬟小禾呼唤赵温如起床:“姑娘,姑娘你醒醒。

时辰不早了。”

赵温如勉强睁开眼,她还带着浓重的睡意。

没办法,昨天晚上她半夜起来写杂记,睡下后又被陆氏吓了一跳,好久都没再睡着。

如今看着天色,才七点不到,她如何能不困?

小禾看赵温如终于醒了,赶忙说:“姑娘前几个月身子不好。

晚些去夫人那里请安,也没人说什么。

可现在既然己经痊愈了,我们就该早些去。

免得给人说嘴。”

“是母亲那边说什么了么?”

赵温如警惕地问。

“那倒没有。”

小禾说,“夫人一向最是疼您的。

经常与我们说让姑娘多休息。

只是前几日,姨娘说不可乱了礼数。

我想着也有道理,夫人慈爱宽和,但姑娘也不能太恣意而行。

再说了,大姑娘和大少爷每日早早地都去了,就我们不去,那也不好。”

小禾比赵温如大了两岁,己经是一个很懂事的女孩子了。

夫人陆氏看着她周全,前几年让她替了家中有事回去的奶娘,贴身伺候赵温如。

赵温如点了点头,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由着小禾给她穿衣梳洗。

一切准备停当,赵温如带着小禾向正房走去。

她们就住在夫人院子东边的厢房里,所以,没几步路就到了陆氏所居住的正房。

果然,一进门就见到一大堆人。

赵家大姑娘赵徽如,大少爷赵庆如,以及两位姨娘,还有他们各自的仆婢,几乎站了一屋子。

春姨娘看赵温如今天气色不错,喜到:“姐儿身子看着是大好了。”

这春姨娘名叫春芜,也姓陆,是陆家陪嫁来的丫鬟,当年因为夫人陆氏身体不好,难以生养,就开脸做了妾室,她正是赵温如的生母。

边上一个看上去十三西岁穿着鹅黄色衫子的少女接口道:“姨娘说的是,我看妹妹的病气是彻底祛除了。

昨天母亲还说要一起去庙里还愿呢。”

这个女孩子正是比赵温如大一岁的姐姐,赵家长女赵徽如。

她长得并不像父亲,五官比较柔和,虽然称不上什么美女,但还是清清秀秀的。

她也是姨娘所生,只不过她的生母在她七岁那年过世了,她从那个时候开始也搬到了正院,由夫人陆氏一起教养长大。

“还是要小心些,这天气是渐渐热了,可早晚还有些凉。

都说了,你早上不用来请安。

我们娘俩还拘什么礼?”

陆氏站了起来,笑着拉着赵温如的手说“你养好身子,就是最大的孝顺。”

赵温如半抬着头,看着笑容温煦的陆氏,忽然撒娇似地说:“原来女儿今早是起不来了,还不是小禾听了姨娘的话,说什么礼不可废,生生把我叫醒了。”

说完,她一边摇着陆氏的胳膊,一边觑着陆氏的脸色。

陆氏笑容不改,摸摸赵温如的头,说:“莲娘,你自小就是个主意大的,娘什么时候用礼数说过你?

就你姨娘多心,不要听她的。”

“夫人,二姑娘要被您宠坏了。

到时候出了门子,在婆家可怎么好?”

春姨娘听了,只能无奈地说。

“我们赵家难道养不了女儿一辈子?”

忽然,门口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不用猜,肯定是这家的男主人,赵同安。

他一身玄色道袍,望之三十许人,衣袂飘飘,有点才子气度。

“老爷,爹爹。”

众人忙请安。

“你们总说是我惯着莲娘,现在知道她是被谁惯着的吧?”

陆氏含笑说。

“对啊,就是我惯着。

自己的女儿,如何不惯?

难道还让她去别的人家吃苦不成?”

赵同安理首气壮地说:“桂娘、莲娘,你们日后要是在夫家吃了亏,一定要告诉我,爹爹当天就派人去接你们回来。

我的女儿,我自己可以养一辈子,用不着看人脸色。”

当然,赵同安说这话,也有他的底气。

赵家是吴郡世族,他祖父官至尚书,父亲官至知府。

家里可谓田连阡陌,珠玉为堂。

本来他兄弟姐妹甚多,无法独享祖宗恩泽,谁知在他十西岁那年,他父亲任上突发瘟疫,除了母亲和妹妹以外,全家都染病去世。

而他因为在外求学,不在父母身边,逃过一劫。

赵家偌大的产业全落在他一人头上。

从此以后,他无心科举,只中了个秀才便不再考试。

一心在家写诗作画,营造园林,还得了吴郡西才子之一的美誉。

“既然莲娘身子好了,那我们明日便去迟楼逛逛。

桂娘,秉筠(夫人陆氏的闺名),大家一起去。

庆哥儿,你还要读书,就别去了。”

赵同安又笑着对众人说。

所谓的“迟楼”是吴郡新开的酒楼,富丽堂皇得很,名流富商都爱在那里请客,每天莺歌燕舞的。

知道内情的人都有几分无语地看着赵同安。

只有赵庆如才八岁,懵懂地看了眼父亲,又低下了头。

陆氏嗔了赵同安一眼,说“不要教坏女儿。

谁家姑娘去逛酒楼?

好了,你别在这里裹乱,要去,请老爷和外面那些诗仙画圣朋友一起去吧。”

“哎,说起诗仙,夫人不去,谁能称得上这个名号呢?”

赵同安对陆氏做了个揖,说:“给为夫一个面子吧,我己经答应贵朴他们了,说这次素存君(陆氏的号)一定会来。”

陆氏看着满屋子儿女妾室,有点脸红,气得捶了下赵同安的肩膀,将他赶出门外。

众人则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默默忍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